学校如家呵护成长
老师们制定了“养成教育十五条”,从文明礼仪到卫生整理,从读书写字到就餐入寝,都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办学特色:耐心呵护农村孩子,为他们指引成长的方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到镇里,要10公里;去市里,要36公里。河南邓州市十林镇的河北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学校有246名学生,其中有不少留守儿童。我们针对这一特点,优化教育方式。”校长李新伟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一些学生家长平常不在孩子身边陪伴,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老师们制定了“养成教育十五条”,从文明礼仪到卫生整理,从读书写字到就餐入寝,都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吃饭时,自觉排队打饭;宿舍里,被褥整整齐齐;遇到老师和参观者,主动问好……学校里,懂礼仪的学生成为美丽的风景线。</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部分学生家中书籍较少,如何让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教学楼前,一场阅读分享会正在进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分享书中的暖心故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李新伟介绍,学校通过“共读一本书”、晨读、午诵等活动,让爱读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与此同时,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漫步校园,处处有书香。</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只会读书还不够。”李新伟说,“我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劳动精神,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既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也增强责任意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周末,跟着五年级学生赵庭回家看看。一进厨房,他熟练地切菜、炒菜。不一会儿,一道番茄炒蛋就做好了。“以前觉得做饭很难,劳动课上,老师教我们烹饪技能,现在我能做好几道菜了!”赵庭自信地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家校共育,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河北小学每月召开“云上”家长会,班主任通过视频展示学生在校表现,分享科学教育理念。线下,则不定期举办“爷爷奶奶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用案例讲解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我们希望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是只管吃饱就好,更要注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李新伟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天色渐晚,离开河北小学时,老师们准备照料孩子们回宿舍休息。灯光亮起,乡村教师们坚守的身影格外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