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干部助力哈密农副产品销售。
2020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苹果“保险+期货”试点第一年 果农全员获赔理赔总额1021.21万元
大葱哥“薅”出一串好故事。
水,晶莹剔透;山,叠翠流金。秋日里的河南省淅川县景色宜人。
一路通,百业兴。
信阳建成示范基地1952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
南洼村村民正用自己的奋斗,换来幸福生活。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是中央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
河南省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在翟集,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有米醋作坊和不同堂号的招牌。
分享到
宝丰县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光伏扶贫电站让老家河南的天蓝起来,更让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美起来”。
河南省太康县五养模式助力农村养老。
河南已有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
开封:往昔“沙土庄” 今日“鱼米乡
扶贫干部能拼,贫困群众争气,从慢半拍到齐步走。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南阳脱贫攻坚创新打法“再升级”。
因为交易制度的变革,发挥了增减挂钩政策‘真金白银’的作用。
山村美好的未来就在村边的长流清溪里、山顶安闲的白云上。
一名烟草企业第一书记的扶贫风采。
“最美奋斗者”裴春亮
目前桐柏县红薯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带动贫困户4000户以上。
人民日报评论
东大麦沟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接着村庄和山间农田。
淅川县下湾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发展软籽石榴、香菇等生态产业。
河南省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民生需求。
从“小透明”到“网红”村,溢坡村的嬗变,要从今年7月份说起。
依山而建的赵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网红”村。
水利民生工程正加速推进,将新野的生态环境扮得更靓。
一亩地需要浇多少立方水,通过地头的观测站都能准确测量出来。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英雄故里如今换了新颜。
新乡市在积分养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养老大格局。
“空心村”不空了。潘集村由“空”变“实”,充实的不仅是人数,更是人心。
淅川县以保护水源地为己任,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新县:互联网擦亮“文旅”新名片
河南省文明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组织创作了一批优秀公益广告作品
正阳花生种植面积170万亩,年产量达50余万吨
登录
不能为空